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电化辽宁、气化辽宁和煤电企业转型转产工作方案的通知
辽政办发〔2017〕75号
各市人民政府,省政府各厅委、各直属机构:
《关于加快推进“电化辽宁”工作方案》《关于加快推进“气化辽宁”工作方案》《关于推进全省煤电企业向清洁取暖转型转产工作方案》已经省政府同意,现印发给你们,请认真贯彻执行。
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
2017年7月22日
一、电化辽宁意义
电化辽宁有利于提高我省电能消费比重;有利于构建层次更高、范围更广的新型电力消费市场,消纳富余电量,提升电气化水平;有利于优化电网负荷曲线,实现削峰填谷,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、可靠性;有利于缓解电网调峰压力和供热矛盾,促进风电、核电及相关产业发展;有利于带动相关设备制造业发展,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要求
(一)指导思想
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及大气污染防治计划为指导,以转变能源利用方式、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和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,积极推进采暖、工业生产、交通运输、服务业及农业生产等五大领域实施“以电代煤”“以电代油”,降低大气污染排放,形成清洁、安全、智能的新型能源消费方式。
(二)基本原则
坚持改革,大力创新。规划引领,统筹发展。因地制宜,有序推进。保障安全,优化运行。
(三)主要目标
到2020年,累计新增电能替代电量210亿千瓦时,力争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%。
任务
(一)发挥示范项目引领作用
(二)分领域统筹实施
1.居民采暖领域
在城市热力管网覆盖范围以外的学校、商场、办公楼等热负荷不连续的公共建筑,大力推广碳晶加热、石墨烯发热器件、发热电缆、电热膜等分散电采暖,新建公共场所原则上采用电采暖或其他清洁取暖。
在热力管网无法达到的老旧城区、城乡结合部或生态要求较高的居民住宅,推广蓄热式电锅炉、热泵、分散电采暖。
2.工业生产领域
在生产工艺需要热水、蒸汽的行业,逐步推进蓄热式与直热式工业电锅炉应用。
在采矿、建材、食品加工等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运输环节,推广电驱动皮带传输。
3.交通运输领域
全面推进港口岸电建设。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。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。开展航空港电能替代。
(三)推进电力市场建设
(四)加强配套电网建设改造
保障措施
(一)加强协调指导
统筹项目实施,强化部门协调。
(二)制定完善配套支持政策
1.严格环保措施。2.完善价格机制。3.有效利用财政补贴。4.积极探索融资渠道。
(三)加强科技研发与产业培育
(四)做好宣传引导工作
二、气化辽宁意义
全面推动“气化辽宁”,加快天然气利用发展,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,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,是加快建设全省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必由之路,对调整优化能源结构,化解全省环境约束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,改善大气质量,实现绿色低碳发展,促进节能减排和稳增长惠民生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要求
(一)指导思想
以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,创新体制机制,大力开拓天然气利用市场,加快推进天然气高效科学利用,促进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,推动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。
(二)基本原则
市场运作,改革创新。规划引领,政策驱动。全面推进,突出重点。远近结合,分步实施。
(三)主要目标
到2020年,全面推进天然气在城镇燃气、供暖、工业燃料、交通燃料、天然气发电及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领域的广泛利用,天然气消费量在全省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力争达到8%,天然气年利用规模力争达到150亿立方米以上。
重点任务
(一)加快城镇燃气发展
加快推动城镇居民生活、公共服务、商业、采暖等领域的天然气替代工作。
(二)大力实施工业燃料升级替代
加快推动天然气在工业领域的利用,积极推进工业燃料以气代煤、代油。
(三)有序推进交通燃料更新改造
积极推动出租车、公交车、物流运输货车天然气改造。支持发展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城市公交车、出租车、物流配送车、环卫车、载客汽车和载货汽车等运输车辆。
(四)积极发展天然气发电及天然气分布式能源
在具有冷、热、电综合需求的宾馆、商业中心、机场、医院、学校等场所,推广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,探索“互联网+”、能源智能微网等新模式,实现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。
(五)加快天然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
加快推进管网未覆盖的市、县(市、区)支线管道、城镇燃气管网建设和老旧管线升级改造,新建城市新区、住宅小区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步建设天然气管网设施。
保障措施
(一)降低企业用气成本
(二)实行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
(三)加强煤炭总量控制和质量管理
(四)引入市场竞争机制
(五)完善资源供应保障能力
加强组织实施
(一)落实责任
(二)协同推进
(三)加强宣传引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