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:电采暖成为市场新宠
应用范围:湖北省、南方大部分城市
上世纪50年代,我国划分了以“秦岭—淮河”为界的供暖线,地处中部的湖北省徘徊于集中供暖门外。近年来,湖北武汉等城市开始实施“冬暖夏凉”工程,许多公共场所、高档楼盘、中高收入居民家庭掀起建设集中供暖、分散供暖热潮,供暖市场每年保持30%以上增速,多种能源积极竞争这一市场。
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积极推进冬季采暖电能替代工程,在保持传统空调、电暖器等用电市场份额的基础上,大力推广电采暖技术,取得了较好成效。
采暖用能市场竞争激烈
武汉作为中部中心城市,随着人民群众消费升级,是湖北供暖呼声最高的地区。据统计,武汉市目前以热电厂为热源的集中供热制冷服务面积达600多万平方米;燃气空调服务面积约150万平方米,享受多元化集中供暖的人口超过40万人。
一方面,集中供暖覆盖人群有限,仅有两座热电厂向少数片区居民集中供暖;另一方面,受能源供应掣肘,供暖时断时续。武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,目前武汉每天正常天然气使用量在230万立方米左右,供暖季每天增加200多万立方米,遇到供气不足时,首先要削减的就是供暖用气。
2014年末,商业天然气价格由3.8元每立方米上升到4.25元每立方米。经测算,一个中型商业体采用电力蓄能设备,一个供暖季的电费与现行天然气费用相当。
国网湖北电力营销部霍伟强认为,按照住建部分散局部供暖方式,必须大力推行电采暖这种清洁供暖方式,以电代煤、以电代油、以电代气,大力推广电采暖技术。
为此,国网湖北电力制定了2015年“电气化+电能替代”行动计划,提出在目前政府强制淘汰燃煤、又无新增气源热源的条件下,推广电采暖面积18万平方米,电热锅炉替代燃煤、燃油、燃气锅炉473蒸吨。
电采暖引领消费时尚
专业人士介绍,电采暖家庭住户经济运行费用在500元/月以下,与燃气、热泵、燃煤等供热方式相比较,建设运行成本节约30%以上,清洁舒适无污染,具备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。
今年入冬以来,国网湖北电力抢抓社会高度关注雾霾治理契机,安排400万元专项推广资金,在全省14个地市A级营业厅开辟电采暖体验示范区,广泛宣传这一新型采暖技术;向政府集中采暖点、福利院、中小学赠送一批采暖设备,形成示范效应;在房地产售楼部打造一批样板间,形成消费时尚;争取厂商优惠政策,发动社会群体团购,在银行、电信等公共客服大厅推广一批集中采暖区,带动更多人群使用,力争以小投入撬动大市场,今冬推广18万平方米采暖面积,新增540万千瓦时替代电量。
曾经,武汉市部分小区集中供暖的首选是燃煤锅炉,国网湖北电力在相对集中的居民小区、办公楼、商业体,积极向客户推荐电采暖供暖方式,不但比传统锅炉省钱,还环保。
1~11月,国网湖北电力推广电采暖项目1200多个,完成替代电量4.1亿千瓦时。